我的團隊與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於2014年6月12日合辦了一個電子學習分享會,全校有60多位老師參加。
主恩小學是100間教育局「電子學習學校支援計劃」的參加學校之一,也有參加教育局「電子教科書市場開拓計劃」。青衣主恩小學有一批很熱心很有魄力的IT組同事,正在積極推動電子學習。在2012/13年,他們已經開始爲同事舉行多次的分享會,曾經介紹不同電子教學方法及資源給其他老師,也分享過一些Common Apps如Nearpod及Edmodo 的使用方法。
在今年二月,透過我們的「安全健康使用互聯網推廣計劃」,我們認識了青衣主恩小學的IT科盧老師,他是負責推動電子學習的主要老師。經過訪談,我們認識了學校在推行電子學習過程中的挑戰。盧老師知道我們的電子學習顧問服務及iPad 電子學習試驗計劃後,也表示有興趣。我們亦應邀幫忙做是次分享會的講員。
這次分享會,我們分享了(1)現在香港電子學習的趨勢;(2)三個教學Apps的應用,及(3)教學流程與Apps的整合。
香港電子學習的趨勢
教育局從2010年就開始投放資源在不同的電子學習試驗計劃裏。在2010年,教育局的「學校電子學習試驗計劃」共接獲98份申請,並選出21項學校計劃,合共涉及61間學校,包括32間小學、18間中學及11間特殊學校,大部分計劃在2013/14年完成。在2012年,教育局推行第一期「電子教科書及電子教科書市場開拓計劃(EMADS) 」。在2013年,教育局推行第二期「電子教科書及電子教科書市場開拓計劃(EMADS) 」。在2014年,不同商業機構提供免費的Wifi as a Service (WAAS)服務給一些在電子學習上走得比較前的學校。教育局也在2014發佈了一個電子教科書適用書目表。
如果用Roger’s Innovation Adoption Curve 去分析,在全港900多間學校裏,大概會有150間是Innovators 和Early
Adopters。當這個數量的學校都準備好電子學習的時候,電子學習就會不脛而走。而電子學習的采納速度也將會很快,並且成爲一個標準及必需品。
確然我們預期電子學習很快成爲一個標準及必需品,我們仍然要問:為何要電子學習?我們不是用電子學習爲噱頭來競爭收生,而是希望他們利用電子學習,讓他們將來更成功。我們希望加強學生的中文、英文、數學、視覺藝術及音樂科的學習能力。學生應該有自主學習
(Self-directed Learning)的能力,可以有效應用不同學習資源 (Leverage Learning Resources)去解決不同的學習難題。老師也可以透過新的教學方法及進行合作學習,更有效照顧學生學習差異 (Cater
Learning Diversities),並不是單單要求比較好的同學照顧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。
參考資料
「學校電子學習試驗計劃」
Wikipedia - Diffusion
of Innovations
沒有留言 :
張貼留言